聲體變狀:再聲縁
本集由徐嘉駿帶來其聲響作品《再聲緣》,以一張濟公廟中仙姑請靈上身與廟公的對話實錄錄音帶為素材,透過數位與類比的調變,重新拼貼及扭曲其內容,再造成新的聲響,以此回應具象音樂的理念。此外,原始內容中的仙姑以自己為媒介,使死者重返陽間發聲,她自身也成為了一種回放媒介,回放錄製又回放,內容的原真性與可信度都不再重要。在反覆的過程中,單純地成為一個個獨立的聲音體。
More《她與你與她的戀愛》這件以少女養成遊戲為靈感的作品,講述的不只是一段與虛擬人物互動的網路故事,更像是一則當代的寓言:關於人與技術之間的關係。究竟,這件作品的構思過程為何?
More藝術家劉玗的作品《珍奇櫃》一作,講述的是一位十七世紀,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船遠行至印尼的植物學家Rumphius,如何在雙眼失明、遭逢各種巨變的狀態下,仍仔細地記錄描繪了印尼安汶島上的各種植物。 透過藝術家親身到安汶和荷蘭兩地所拍攝的紀錄片,循線構築Rumphius及其所處時代的歷史樣貌。究竟為何藝術家要追尋一位失明的歷史人物?在之中,藝術家和Rumphius又是如何透過文獻檔案,一來一往進行一場跨時空的對話呢?
More《你選購我們但我們也是人》集結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庇護所的23位移工木刻版畫,沒有苦情的敘述,沒有傷感的回憶,大家踩著木板唱唱跳跳做作品,自己的故事自己說,來聽印刻部分享最令他們印象深刻的故事、合作過程的趣事,以及印刻部的組合與發展。
More本次張卉欣的作品《這裡與那裡》是沿著疫情期間,無法出國旅行的集體經驗作為創作的背景,她從旅遊簡介、google地圖等地方搜尋熱門的海邊與城市景點,試著藉由圖庫網站中的風景名勝,探討介於影像、旅遊景點與我們慾望間的關係。
More何彥諺2022年的作品《睡眠大廈》,是一個為期一年的創作計畫,本集除了介紹此次彥諺展出的作品外,也將透過藝術家與策展人的對話,從形式深入到討論作品中的集體與個人淺意識,讓聽眾聽到呼吸與海浪的ASMR?在幼稚園拍攝的秘辛?接下來的合作計畫?跟著這集節目,一起圍繞著海浪進入此場沈睡。
More本系列節目,特別邀請台北城南版加入的在地策展人與藝術家組合,以對談的方式,聊聊各自對這場全球疫情的想法和回應,以及分享參展作品背後的創作概念和開展的議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