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 專文作者聊聊 feat. 印卡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楊逵(1906-1985)於1978年撰寫短文〈大家來唱我們自己的歌〉,響應當時台灣青年之間湧動的「校園民歌運動」。文中,楊逵自述已是七旬老翁的他,「歌曲」如何在他生命裡總是作為再現統治者意識的「他者」,導致他幼年起「便成為一個不知音的音癡」。實然,同一年,楊逵因李雙澤為〈三個臭皮匠〉(1976)所譜之曲而改寫原作,改為〈愚公移山〉。楊逵以文喝曲,不只是「唱自己的歌」,更是文學家出手「讓文學歌唱」的第一鳴響。
實際上,楊逵對民謠、戲劇之於普羅社會的影響力,素來敏銳。楊逵作為「跨語的一代」台灣作家,語言的置換與當代的文學性,亦是他在戰後的獄中、出獄後居住東海花園期間的五零到八零年代,有為數不多但顯然回應此勢寫作的作品。楊逵於綠島服刑期間(1951-1961)寫作的「街頭劇」正是一例。
「愚公移山」展覽邀請作家、評論人印卡撰寫〈楊逵的舊聲音新耳朵〉一文,從1910年代日本文壇「新民謠運動」談起,從楊逵作為成長於日殖時期,發展為社會主義文學家的生命歷程切入,分析楊逵如何於戰後透過「街頭劇」寫作,如何透過響應「校園民歌運動」,來提出民謠與民歌之間的延續性與共鳴,以及兩者在社會主義文學關懷之下,在台灣戰後三十年間的政治環境之下在地化的可能性。
本集podcast由「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策展與製作人葉杏柔主持。
#楊逵、#民謠、#民歌、#街頭劇、#牛犁分家
⸺⸺⸺⸺
介紹
葉杏柔
「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展覽策劃與製作人。關注台灣九零年代藝術史與期間DIY精神、獨立製作的藝術實踐。https://hjyeh.com/
印卡
印卡是⼀位台灣的作家、評論人,他的作品涉及當代詩歌、聲⾳詩、藝術評論、攝影和錄像。主題探討⾝份、記憶、氣候變化和後數位⽂化等主題,語法多樣。他也對藝術、科學和技術的交差點感興趣。他近期的作品關注冷戰時期的語⾔政治、冷戰人類共生、群己分野議題的情感表達。曾經受邀於英國灣園、新加坡Grey Projects、西班牙肯塞拉、聯合國UNESCO布拉格文學之都等機構擔任駐村作家。最近獲選義大利歐洲詩會2024年會員。另有多本詩集、文選與評論作品跟外語譯作。
⚫️ 印卡〈楊逵的舊聲音新耳朵〉文章:
https://reurl.cc/Ajx0dQ
⸺⸺⸺⸺
⚫️「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2024/3/16 – 5/19):https://thecubespace.com/project/the-foolish-old-man-removes-the-mount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