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線計畫:人聲選擇題2

共3集(每集約15分鐘)
聲線計畫以「催眠」為主題,探討聲音之於人類行為的影響,邀請專業催眠師進行廣播節目的錄製。節目由聲線計畫的成員與催眠師對談,並試圖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催眠與聲音的議題——催眠師對發聲的掌握如何影響催眠的效用、話語的操弄如何達到控制他人的效果、如何以催眠的角度看待當下議題(如:選舉、假新聞)。

製作人:聲線計畫(沈森森、吳其育、致穎

沈森森,出生於1988年,目前於柏林以電影現場錄音師、聲音設計師及藝術家的多重身份生活及創作。她於2011年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在參與了多部短片的聲音製作後,她欲探索聲音碰撞影像甚或其它不同媒材的可能性,便到柏林藝術大學聲音研究碩士學程繼續她的學習,並於2018年四月畢業。在柏林,她持續在電影產業中工作,並將觸角延伸至聲音藝術裝置及表演。她關注於聽覺所能引發的其它想像或感知,也善於就意義上處理聲音本身所具備的符號及敘事性。她的作品多以對言語的操作為基底,並欲藉由聲音作為討論的主禮,以進行一現象在不同文化與歷史脈絡底下的再解釋。
吳其育,1986年出生於台北。作品的基本關懷在於找尋如何在被技術−資本主義摧毀的廢墟中重建人、事物、動物與世界連結的方式。其創作主要以動態影像為主,透過口述歷史與傳說的紀錄進行文本的再製,在逝去的記憶中尋找當代敘事的語言型態,同時也進行裝置、影像裝置與表演等不同類型的合作計畫。
致穎,1985年生於臺北,目前居住於德國柏林和臺灣臺北。他擅長運用多媒材創作,以探討全球資本化時代人類生存語境與環境體系之關聯,並多方關注當代社會文化之主體性研究與探查。致穎曾參與許多國際性的展覽計劃,例如「68屆柏林影展論壇延展單元」於德國柏林藝術學院、「2016台北雙年展:當下的姿態和檔案.未來的系譜」於臺北市立美術館、「2014上海雙年展:社會工廠」於上海PSA當代藝術博物館、「Place an Image / Place in Image」於德國柏林攝影博物館、「2012台灣美術雙年展」於台中國立美術館等等。此外,他也經常於藝術雜誌撰寫文章及評論,並且同時為台灣藝術團體「復興漢工作室」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