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傑+黃孫權:差異旅店2

共4集(每集20~40分鐘)
*「差異旅店」是學實學校講座之一,於2019年3月30日 以線上直播進行,現場有張顥馨、賴曉瑩與黃晧芸等三位觀眾參與現場錄音,直接與講者對話,同時亦開放其他觀眾透過網路即時提問。

內容簡介

文/李士傑

▸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承認問題存在

當每個人都彼此充滿差異的時候,世界就像一座差異旅店(Indifference / Difference Inn)——這塊島嶼再也不需要傾聽,再也沒有共通的語言。
本次講座從美國歌手「淘氣阿甘」(Childish Gambino)獲得第 61 屆葛萊美獎四項大獎年度唱片、年度歌曲、最佳饒舌歌曲表演與最佳音樂視訊的作品:《這就是美國》(This Is America)出發,藉著他山之石,思考如何透過聲音來重新聽見差異。
「淘氣阿甘」是唐諾·葛洛佛(Donald Glover,後簡稱DG)的一個創作身份。DG 作為一個在白人的好萊塢獲得肯定的編導演唱、饒舌、喜劇、巡迴演出的全能創作者,曾經被喜劇藝人 Tina Fey 破格邀請以 23 歲加入電視劇《超級製作人》(30 Rock)編劇團隊,近期作品為美劇《亞特蘭大》。他在音樂創作的身份上則以「淘氣阿甘」持續發表作品。
《這就是美國》是 DG 的新作,2018年五月在《週六夜現場》(SNL, Saturday Night Live,美國知名歷史喜劇節目)登台演出,其作品推出之後同步線上推出 MV,24 小時內共有一千兩百萬次點閱,到今年二月為止到達兩億次點擊。
這部作品是一部以譬喻成形的反抗作品。它同時呈現具象歌舞的歡愉與槍械的暴力,鑲嵌在當前美國的社會處境中,卻以意象、編舞、符號、場景指涉不在場的黑人受迫害歷史,直指黑人的處境本質。讓我們從這些驚嚇與不懂——歌曲、文化與意義,甚至反抗的昏暗不明開始,逐步回到自身的社會情境與迷霧中。

▸ 創造穿透區隔的差異之聲

在去年的地方選舉與公投之後,許多的覺醒青年重新思考,到底這個社會為何不能夠包容同性一樣可以像異性,擁有走入婚姻的基本權益?至於經濟上的低迷氣氛,青年人並沒有被數字上的景氣鼓勵到,仍然為自身的未來感到迷惘;而一度支持台灣邁向非核無煤家園的集體氣氛,這次卻反挫地否定了非核條款。具體在眼前的統獨、能源爭議卻遮掩了貌似自由島嶼的種種底層暗流,囚禁了想像力與未來的可能性。
當我們的世界越來越被科技中介(mediated),社交媒體的同溫層已經把人們切割,網路變成一個四騎士私有的聚寶盆。有沒有可能從「聽」開始,重新建構一個人們有機會聽見彼此、開始溝通的烏托邦?是聽的內容上有所變革,還是聆聽這件事情有機會可以改變?
如果這次我們不能夠開始聆聽意見不同的聲音,那麼到下次選舉前再聆聽,就會太晚了,有人在社交媒體貼文上這樣寫著。但是要怎麼聆聽才有可能穿透冷漠(indifference),把旋律傳入充滿差異的差異旅店(difference inn)呢?
聲音本來就是差異。能夠聽見聲音,就是聽見差異——我們可能視而不見,卻很難聽而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