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EP6|信念製造敘事、事件,與物件:專訪藝術家吳思嶔

第六集與第七集的神秘學主題是催眠。本集來賓:藝術家吳思嶔,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作品獲桃源創作獎及台北美術獎,曾參加國美館亞洲藝術雙年展,也在日本、中國、美國、義大利等國展出。其與劉玗共同創作的作品〈遺產之旅〉(2019)、〈逃逸路線〉(2021)都運用了催眠的技術。吳思嶔創作自述:「主題常遊走在人類與自然之間、當代科技與古老技術之間、現實與神祕現象之間,在這些連結中建立一套詮釋方法,來開啟某種跨越時序、物種與真實性的想像及世界觀。」藝術家網站:https://www.wusihchin.com

Timeline:

00:00|開場與介紹。
01:14|死亡做為絕對的他者經驗,以及人們透過信念型塑自己的世界。
04:02|關於創作:論述總是後來。一開始原始單純的吸引是沒辦法解釋的。
06:09|〈名字嗎?我有很多個〉(2018):被死亡與滅絕撐開的詮釋空間。
07:56|矮黑人族傳說:台灣找不到考古證據的可能原因。
13:20|〈遺產之旅〉(2019): 用「聽覺」來「觀看」。
17:23|催眠在作品裡的意義:轉換空間、建構旅程。
19:08|〈逃逸路線〉(2021):信念如何製造敘事、事件,與物件。
24:38|催眠在作品裡的意義:製造空間、控制時間。
27:35|催眠只是引導,更重要的其實是自己願意催眠自己。
31:10|關於前世今生:重點並不在是不是真的,而是在你經驗了什麼、以及這個經驗是不是你要的解答。
32:24|〈山羌模仿術〉(2019),以及「追蹤術」、「聽樹」等的感知技術。
38:40|只要是詮釋,都是投射人類的感官與世界。唯有感覺才是最真實的關係。
44:49|關於鬼神:相信來自定義,定義則犧牲了開放性。
45:58|接觸不同的文化後而改變的人生觀。

關於本系列節目

「跨維度播音」探討神秘學在台灣當代藝術創作裡的應用。節目以兩兩一對的方式,一方面邀請從事相關主題創作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另一方面也邀請對應的神秘學實踐者或研究者們,聊一聊他們在創作以及工作上所運用的感官技術與神秘技術。

製作團隊

企劃/主持:朱峯誼
視覺設計:陳米靖、姚睿蘭
音樂: Lo-Fi 02 by Lily J(mixkit.co)
合作單位:話鼓電台/立方計劃空間

* 本節目為「現象書寫計畫」,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心藝術基金會共同支持。

《重返神性》展覽畫冊訂購:https://forms.gle/zVy7tuWj5FQtzDsx7

如果對節目企劃與內容有任何問題或是有意合作提案,歡迎來信反映/洽詢:cross.dimension.broadcas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