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備忘錄:策展人x藝術家
「明日備忘錄」一展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策展人精選之藝術家作品,以此反映新冠疫情影響下的全球新貌。在全球疫情蔓延之下,獨立策展人國際聯盟與立方計劃空間邀請超過20個國家的35組策展人提問和重新評估當代文化的價值和意義,並邀請每組策展人分享一件他們認為當下重要的關鍵藝術作品。本系列節目,特別邀請台北城南版加入的在地策展人與藝術家組合,以對談的方式,聊聊各自對這場全球疫情的想法和回應,以及分享參展作品背後的創作概念和開展的議題。
第一輯:林裕軒 x 何彥諺
何彥諺2022年的作品《睡眠大廈》,是一個為期一年的創作計畫,本集除了介紹此次彥諺展出的作品外,也將透過藝術家與策展人的對話,從形式深入到討論作品中的集體與個人淺意識,讓聽眾聽到呼吸與海浪的ASMR?在幼稚園拍攝的秘辛?接下來的合作計畫?跟著這集節目,一起圍繞著海浪進入此場沈睡。
第二輯:陳韋綸 x 張卉欣
出遠門這件事重要嗎?為什麼我們總是需要出去放鬆心情?到底是我們需要遠行,還是其實我們都被影像驅使著?看著街頭與網路上各式的旅遊廣告,疫情期間不能任意出國,待在家裡覺得好悶,打開Google地圖到世界知名景點晃晃好了。本次張卉欣的作品《這裡與那裡》是沿著疫情期間,無法出國旅行的集體經驗作為創作的背景,她從旅遊簡介、google地圖等地方搜尋熱門的海邊與城市景點,試著藉由圖庫網站中的風景名勝,探討介於影像、旅遊景點與我們慾望間的關係。
第三輯:王嘉瑩 x 印刻部
版畫創作團體「印刻部」在本輯節目中與王嘉瑩聊到《你選購我們但我們也是人》這件大型集體創作的故事。因應疫情蔓延而生的防疫舉措,影響著民眾的生活與生計,深受衝擊的底層勞工因為與印刻部的工作坊,開始用藝術的別樣方式為自己發聲。《你選購我們但我們也是人》集結TIW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庇護所的23位移工木刻版畫,沒有苦情的敘述,沒有傷感的回憶,大家踩著木板唱唱跳跳做作品,自己的故事自己說,來聽印刻部分享最令他們印象深刻的故事、合作過程的趣事,以及印刻部的組合與發展。
第四輯:黃郁捷 x 劉玗
藝術家劉玗的作品《珍奇櫃》一作,講述的是一位十七世紀,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船遠行至印尼的植物學家Rumphius,如何在雙眼失明、遭逢各種巨變的狀態下,仍仔細地記錄描繪了印尼安汶島上的各種植物。 透過藝術家親身到安汶和荷蘭兩地所拍攝的紀錄片,循線構築Rumphius及其所處時代的歷史樣貌。究竟為何藝術家要追尋一位失明的歷史人物?在之中,藝術家和Rumphius又是如何透過文獻檔案,一來一往進行一場跨時空的對話呢?
第五輯:立方 x 張碩尹
「明日備忘錄」系列節目最後一集,邀請到第五位台灣藝術家張碩尹分享這次他與鄭先喻共同參展的作品《她與你與她的戀愛》。這件以少女養成遊戲為靈感的作品,講述的不只是一段與虛擬人物互動的網路故事,更像是一則當代的寓言:關於人與技術之間的關係。究竟,這件作品的構思過程為何?虛擬和現實之間的整合又是如何發展?兩位藝術家之間是如何相互合作?本集除了深入討論這件參展作品,更是透過本作了解藝術家張碩尹近年來多件作品的創作核心和問題意識。
製作人簡介
林裕軒,1994年出生,工作居住於台灣台北,現為獨立策展人。林裕軒以多角度的身份與實踐模式,思考在系統中的我們,如何在共生與獨立關係中對社會結構進行擾動,並進一步思考「我如何成為我們」這一當代社會的命題。林裕軒同時關注於當代社會的生產結構,並深入研究藝術家的養成與世代命題,試圖以策劃的方式,來對自己的見證與經歷留下痕跡。曾在台北與高雄策劃「年輕藝術家的實質需求」討論會,並撰寫其相關文章發表於《典藏ARTOUCH》。策劃過的重要展演活動包括「繞道而行」(台北國際藝術村,2021)、「游擊隊」(台北非常廟藝術空間,2018)、「空氣煞車」(高雄駁二特區當代館,2017)、「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台北有章藝術博物館,2017)、「台北夢」(台北市立美術館,2018)、「搬遷啟示」(桃園憲光二村,2018)、「不會飛的豬」(台北關渡美術館,2018)等,也在「Mille-feuille de camélia」(首爾ARKO ART CENTER,2016)、「合力組裝米克斯」(台北當代藝術館,2020)等展覽擔任策展助理。
何彥諺(1993年出生並居住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以空間裝置、影像及物件組合為主要媒材,創作多來自個人感性經驗於當下之觀察,常擷取科普知識作為心理狀態的隱喻;透過重組空間經驗,理解空間與敘事的關聯,從中捕捉現實和虛構之間的連繫和鬆脫。作品曾獲高雄獎入選(2020)、臺南新藝獎(2017)、桃源創作獎優選獎(2016)等,2017年於首爾藝術空間 _衿川駐村。
陳韋綸 現生活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主要從事策展、評論與研究等工作,關注藝術史、影像、媒體文化等面向。近期試圖以臺灣錄像藝術的發展為基礎,在全球與在地間的動態關係中,描繪出錄像藝術的發展軌跡。曾策劃「仙渡莊計畫II:想像的地理中心」(關渡、八里,2016)、「現實的分割實境—2017創作卓越獎」(關渡美術館,2017)、「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有章博物館,2017)、「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鳳甲美術館,2021)等。
張卉欣 居於台南,主要以現成物、裝置與攝影為創作媒材,長期以街拍形式捕捉城市景觀,探討社會中的慾望、權力、資本主義與影像間的關係。過去曾參與聯展「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鳳甲美術館,2021)「情境遊戲」(水谷藝術,2016)、「邊緣島嶼」(集美・阿爾勒攝影季,集美市城市民廣場展覽館,2016)、「SINLUZVISIBLE」(Azcapotzalco_ACTO,墨西哥,2015)等。曾舉辦個展「那個和這個」(水谷藝術,2016)、「a flower is not a flower」(Boven雜誌圖書館,2015)等。2015年獨立出版攝影集《a flower is not a flower》。
黃郁捷 立方計劃空間專案經理,現生活、工作於台北。研究長期關注台灣當代藝術展覽/策展歷史、新媒體藝術展演的發展。曾任「台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執行製片(2019-2020)與各項研究案與美術館專案之執行,包含:「當代策展的新挑戰─國際論壇暨青年策展工作坊」(2019)、「春之當代夜:亞洲。策展/史 I & II」(2018-2019)、「朗誦/文件:台北雙年展 1996-2014」(2016-2017)等。策展經歷包含「伏流:1980-2000 台灣藝術集結與空間-台北篇」(2021)、「液態之愛」(助理策展人,2020)、「空氣煞車」(共同策展人,2017)。相關文章散見於《藝術家》、《CLABO 實驗波》、《博物館季刊》 等雜誌期刊與網路平台。
劉玗 (出生於1985年,目前居住及創作於台北)她的創作生涯從2014年開始逐漸發展出一系列紀錄式田野的工作模式。從人類的視點、空間屬性的變化與物在體系中流動的身份,作為勾勒人類演進的過程。從隱匿在社會結構下的族群作為研究主題發展了一系列的作品,這些族群的存在總是可以對照出當下社會或歷史結構中的時間切面,將我們日常熟悉嚴謹的體制、科學方法做一種模糊分界的重組工作。作品中參考了多種影像語彙的原形,從文字出版到紀實電影的形式,由於大量現地的田調與文獻資料的搜集,也促使她重新編排了這些語言的可能,從空間、歷史、影像、敘事各種零碎的片段,做一相互緊密連結、補敘的整合工程。
羅悅全 台北「立方計劃空間」的成立者之一,「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2014)共同策展人,並擔任該展覽讀本(2015)的主編。曾編著〈秘密基地-台北音樂版圖〉(2000)、翻譯〈迷幻異域-快樂丸與青少年文化的故事 〉(2002)。2016年,他負責網站「聲軌-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soundtraces.tw)的策劃與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