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生犬:異域旅行指南
《鷹生犬:異域旅行指南》延伸自蔡秉儒與李奎壁於2023年11月15日至12月24日在絕對空間策畫的展覽《鷹生犬》,藉由一則古老的中亞神話,隱喻當今歐亞大陸上大國博弈的地緣政治情勢。節目中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討論這片異域之地當今發生的變化外,也邀請不同的聲響創作者,根據《鷹生犬》展覽的藝術家與策展人自國外帶回來的聲音進行創作。
本計劃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台北市文化局補助。
策畫|蔡秉儒、李奎壁
錄音工程|雷克斯音樂工作室
聲音設計|白象音造工作室
翻譯|莊惟捷、黃亮融、江鈺婷
特別感謝 |侍建宇、翡索珂、陳俊宇
第一集|中亞的國際現實與一帶一路
來賓介紹
侍建宇
侍建宇現為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副研究員。他曾經任教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珠海學院。他主要研究的領域為中國民族政策與邊疆治理、尤其是新疆維吾爾相關議題,與中國在中亞的國際關係。
內容介紹
「鷹生犬:異域旅行指南」來自於2023年展覽「鷹生犬」(A Hatched Dream)的前期研究。在該展中,除了邀請來自於柬埔寨、並擁有在歐洲-亞洲中間帶移動經驗的創作者參與在絕對空間的展覽外,也試著讓藝術家與策展人移動到近年因為地緣政治,以及極權資本主義為世界所關注的路徑或地區。他們在自身的實地訪查外,也帶回了錄自當地的聲音。本系列節目將就展覽所探索的主題及地域,邀請相關研究者及聲音藝術工作者,穿插談話討論與延伸之聲響創作。
本集節目特別來賓侍建宇老師,將從對中國「一帶一路」政策與中亞文化的研究開始,一探展覽「鷹生犬」中交錯的路徑以及背後種種錯綜的政治與歷史因素,就一帶一路倡議衍伸出的新國際關係、「潤」潮與台灣民主的韌性與全球產業鏈展開討論。
第二集|上百年的行進中(feat.洪梓倪)
藝術家介紹
洪梓倪
空間於聲音,聲音於身體,身體於機器,機器於儀式,儀式於詩,詩於空間。
試圖在現今社會狀態充滿無意義的勞動之中,製造一個環繞的場景/空間讓聽者進入空幻的狀態把自身與外界隔絕,在當下深切感知思緒與身體。
梓倪是一位來自台灣的裝置/聲音藝術家。她的作品主要利用空間裝置建構聆聽、性別和物質之間的相互關係,試圖探究限地製作中聲音與材質的邊界。最近,她的作品圍繞著陰性文本及其身體衰減過程,透過聲音裝置將潛意識中的文本以及現場記錄的聲音材料結合成故事。她相信人體五感的靈活性,並將科技與人性交會處視為甜蜜點,尋求機構和非機構環境之間的平衡。
內容介紹
《上百年的行進中》為藝術家洪梓倪延續過去在聲音創作上的方法,從絲綢之路的「過去」以及「今日」產生的交匯點,藉由聲音在不同時代所離析出的象徵性出發,思考「速度」如何透過聽覺被感受。本集內容以2023年「鷹生犬」一展中出訪新疆的藝術家陳俊宇,與前往印度的策展人蔡秉儒於當地錄製的聲音作為素材,完成約20分鐘的聲音作品。藝術家模擬了一場橫越數個世紀的行進,對她而言,環境的變化與前工業化時代的生產力侷限之影響,人們所能感受到的時間流逝速度是不同的,速度不僅僅呈現在聲音的編曲之中,也包含了佔據的時間。
第三集|後記憶:紅色高棉大屠殺與世代創傷(法文版 / 中文版)
來賓介紹
翡索珂(Soko PHAY)
翡索珂是巴黎第八大學藝術史與理論教授,主持「影像藝術與當代藝術」EA 4010 實驗室。自1999年於巴黎第八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鏡像作為繪畫象徵,其具象與形變,從維梅爾到里希特》)以來,她持續致力研究藝術中的鏡像美學。策劃過系列展覽(《超越自戀》,2005,Dorky畫廊,紐約)並編輯多人著作《從馬內到里希特的藝術鏡像,2001》,這為她爭取到法國文化部的藝術評論獎學金(《當代藝術中的鏡像昏亂》,2016)。同時她正研究藝術、歷史與大規模犯罪之間的關聯。
「柬埔寨記憶工作坊」(Sonleuk Thmey, 2010)的共同策劃;《柬埔寨,被刪除的種族屠殺》(與Pierre Bayard和Cecile Defaut合作,2013);《後記憶的具象》(與Emmanual Alloa和Pierre Bayard合作,《文學與創傷研究期刊》,2015年4月);《當前檔案》(與Patrick Nardin、Catherine Perret、Anna Seiderer合作,法國大學出版社,2017);《柬埔寨,記憶圖繪》(與Patrick Nardin、Suppya Nut合作,亞洲中心,2017);《政變後的風景?》(與Patrick Nardin Naima合作,2022年)於盧安達記憶工作坊;《從檔案到創作》(與Pierre Bayard合作,Naima,2022)。
內容介紹
Soko Phay 在1975年隨家人逃離因紅色高棉陷落的金邊,輾轉抵達法國,這段經歷影響了她關注和研究的主題。本集節目中,她分享了長期以來研究以藝術抵抗極端暴力的經驗,以及結合記憶、檔案與創作的研究計畫——記憶工作坊。她提出了「檔案-作品」(archive-œuvre)的概念,用以形容記憶工作坊中介於檔案與作品之間的成果,她認為檔案-作品融合了「真相的一致性」與「真相的揭露」,記憶工作坊作為一種實踐方法,為出生於紅色高棉之後的後記憶世代提供了直面歷史的契機。主持人亦提出臺灣藝術工作者在相近經驗與議題中所面臨的挑戰與討論。 註:本集中文版本講者內容與法文版本主持人提問使用AI技術由原講者的聲音生成。
法文版:
中文版:
第四集|西哈努克2049(feat.劉子齊)
藝術家介紹
劉子齊
白象音造音樂工作室負責人。音樂製作經驗10年,涉及領域包含劇場音樂設計、廣告與影視配樂、國際展演音樂設計,擔任音樂總監、音樂/聲響設計、音樂顧問、音樂統籌等相關職位,參與製作一百多檔以上的製作以及活動。
音樂製做類型及範圍廣泛,包含傳統與現代的各類音樂,擅長將各類型各民族的音樂揉合採樣與再創造成為具有現代性的音樂作品。表現性上常利用電聲現場演出的即時性及互動性,強化聲音與作品之間的關聯及更多可能性,並讓音樂成為另一條敘事線,與場上共融於當下的時空。 子齊於2021年與張雅為共同成立邀請制白象俱樂部,尋找音樂與觀眾的複合型共同視聽體驗, 在個人音樂生涯的發展上也朝向當代聲響及跨域型音樂共製為發展重點。
內容介紹
《西哈努克2049》當中,劉子齊透過聲音虛構了一個沒有 COVID-19 疫情的未來。作品通過「聲音的干預」和「聲音空間政治」兩個元素,探討外來資本如何改變在地社會結構以及文化身份,並進一步探討亞洲複雜的地緣政治問題與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影響力。
在作品中,劉子齊使用柬埔寨藝術家Lim Sokchanlina在西哈努克港田野調查時所帶回來的聲音,以此編曲,打破了西哈努克港原有的聲音景觀,試圖從聲音的層面反映當地的文化滲透現象。
他認為,發生在西哈努克港的現象,不僅是區域性,同時也是全球化過程中許多地方正在面臨,因經濟依賴產生的種種複雜問題。
第五集|東與西的交會點—喬治亞的街頭抗爭之聲
來賓介紹
亞歷克斯.索思利亞(Aleksi Soselia)
亞歷克斯.索思利亞出生於1988年,是活躍於藝術圈的策展人、藝術家,現居喬治亞提比里斯。索思利亞專注於社會變遷、未來觀點,及以想法為基礎的概念性轉變,並以在提比里斯當代藝術中心(Center of Contemporary Art, Tbilisi)的工作而為人所知。2016年起,他擔任該機構執行總監。索思利亞投身藝術界已久,是數個倡儀計劃的創辦人和共同創辦者。他是青年和成人實驗教育平臺「平行課程」(Parallel Class)的共同創辦人,也在2014年,共同創辦了「喬治亞錄像藝術檔案庫」(Georgian Video Art Archive)計劃。曾策劃、組織諸多展覽和教育計劃,如:「提比里斯三年展」(Tbilisi Triennials;2012、2015、2018)、2014年開始的「喬治亞錄像藝術檔案展」(Georgian Video Art Archive Exhibitions),和2018年法蘭克福書展的「依附/獨立」展(Dependance / Independence)。索思利亞也參與不同機構和活動主辦的喬治亞當代及錄像藝術相關演說、講座。2019年,提比里斯當代藝術中心的「X-class」計劃中,他創造出讓藝術和教育交匯的環境,挑戰傳統學習概念。同年,也擔任在提比里斯展出的「河流魔法花園」(Rivers Magic Garden)協同策展人,將展覽空間轉化為自然和想像相互交織的奇想幻域。
內容介紹
在本集節目中,來自喬治亞的藝術家兼策展人Aleksi Soselia在參與反對「外國代理人法案」的街頭抗爭空檔,為台灣的聽眾帶來了他對於蘇聯時期所遺留下的社會影響、過去與今日政府對於藝術創作上的干預,以及舊世代錄像藝術家們尋找破口方法的觀察與舉例。他同時以自己擔任喬治亞錄像藝術檔案庫(Archive of Georgian Video Art)共同創辦人、當代藝術中心底比里斯(CCA – Center of Contemporary Art – Tbilisi)提供的當代藝術教育課程為例,思考成長在後極權主義的世代所面臨藝術史中的空缺,以及藝術自身的能動性能夠為面向多元與具備包容性的社會所帶來的可能性。
第六集(上)|絲路之旅見聞錄
第六集(下)|水面之下(feat.黃雅農)
來賓介紹
黃雅農
生於臺灣臺北,專長橫跨插畫、平面設計、攝影、錄像;同時也是一位音樂家,演奏傳統國樂嗩吶。攻讀研究所時始投身藝術領域,具備敏感的社會覺察,對於空間中的權力關係相當感興趣;以社會理論為基礎,漸發展出結合影像、聲音、肢體、裝置的創作模式,探討人在空間中的狀態及其交互作用,試圖創造與環境對話的橋樑。
此外,她以多年傳統音樂訓練做為根基,從小習中國笛、嗩吶,以及其他相關傳統管簧樂器(管子、卡腔、口弦、巴烏、葫蘆絲),擁有豐富的樂團合奏及協奏經驗,但雅農傾向於打破框架,融合其他音樂類型,包括流行、爵士、拉丁⋯⋯物件、電子甚至噪音藝術。她不斷嘗試「聲音」而非「音樂」的可能性,並近一步加入肢體舞蹈,嘗試藝術行為式的即興演出,在傳統的根基上進行當代音樂的轉化。2023年受邀《亞熱帶震盪:失聲祭歐洲演出巡迴暨聲響考察計劃》(Subtropical Oscillation)至德國、英國、波蘭、捷克巡迴演出,受到熱烈迴響。
內容介紹
《水面之下》(Under the Surface)是藝術家黃雅農在2024年沿著絲路(Silk Road)探訪伊朗、亞美尼亞、⼟耳其、塞普勒斯、希臘等地時進行的聲音與音樂計畫的一部分。
她從源自於波斯的樂器「嗩吶」出發,沿路探訪嗩吶在不同地區演變出不同的樂器型態,如伊朗的蘇爾奈(Sornay)、亞美尼亞的杜讀管(Duduk)、⼟耳其的祖爾納(Zurna)、古希臘的阿夫洛斯管(Aulos)等,除了拜訪當地的音樂家進行交流外,也與音樂家進行即興演奏。作品名稱「水面之下」源自於詩人Golchin Gilani的作品「باز باران」(Baaz Baran),該詩曾被多名詩人改作為諷刺社會的版本。藝術家以一場與伊朗音樂家在德黑蘭即興演奏的作品為主,思考發生在當地的性別、族群以及社會議題。
目前該聲音與音樂計畫仍在進行中,她預期在未來數年間沿著絲路以及嗩吶演變的路徑,持續探訪新的城市與地域。
上集
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