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房親戚實驗室:憂生學3

共6集(每集15-20分鐘)
時間為近未來的台灣,社會階級差距更為擴大、貧富懸殊。彼時,人類慣常以次世代定序技術挑選最好的胚胎受孕,更藉由基因編輯修改胚胎基因序列,「最佳化」後代的各種特徵。一間生物醫學新創公司「諾蘭德」,宣稱能編輯胚胎的基因序列,提高小孩的智商。這種名為IQ+ 的基因編輯技術,難度高,費用昂貴,只有上層階級能夠負擔。將小孩的智力增高,會附帶將耳朵的形狀變成像是精靈一樣的尖耳。尖耳成了IQ+ 者,唯一「一眼能被辨識」的外顯特徵。
在IQ+ 臨床實驗開始約十年後,也就是首批尖耳小孩紛紛進入小學時,陸續發生了兩起尖耳小孩在路上被暴力剪耳的事件。但是,犯人疑似沒有安裝「肢能輔助器(註)」,因此警方遲遲無法追蹤到兇手的身份,僅能推測是反基改組織對於這樣階層分隔的「編輯行為」首波大規模傷害行動(hate crime)。剪耳的手段殘忍,引起民眾熱議。對於基因改造,有人提議完全禁止;也有另一派的聲音,相信應透過基因改造加速人類演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此時,第三起剪耳事件發生了。
在每集十五分鐘,共六集的廣播節目中,警方與數位專家將就「剪耳」社會事件引起的恐慌為核心,進行討論。
註:肢能輔助器內含微型的身體電流感測器,植入在前額,接收腦部的電流,使人可用意識控制身邊的小型智能物品。因為政府能輕易收集並管理肢能輔助器存有的訊息與發出的訊號,使其成為監控人民的手段之一。
工作團隊
導演:葛昌惠
演員(依出場順序):
記者:葛昌惠
警政署長:陳柏廷
基因工程學家:曹存慧
諾蘭德生物基因公司負責人:吳牧青
哲學教授:黃頌竹
訪問民眾(依出場順序):荊偉民、王人正、黃榆茹、Cy、劉天涯、黃澄閑、陳文卉、李琅、鐘恩瑜、王約

關於:遠房親戚實驗室
以物種論,非曰萬物皆有靈,而是萬物皆為遠房親戚;以法律論,民法第983條有令,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者不得結婚,以人類趨避行為慣性而言,七等親成為遠房親戚定義的起點。六度分隔理論見證了社群時代的收斂,七等親以外的廣大田野是遠房親戚的發散磁場。實驗室,先講究效果,再研究不傷身體,並永遠準備成立一間對照室,繁殖永恆的思想發(渙)散。此次提出《憂生學》討論末日來臨之前的繁殖立場。